
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系统综述与统合分析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以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理疗、针灸及康复训练,但效果往往有限。浮针(FSN)是一种较新型的针刺技术,透过皮下操作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血流的效果。已有临床试验报导FSN可改善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然而缺乏高品质证据支持,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综述与统合分析,以全面评估FSN的临床疗效。
Hui Ren等人于2025年发表于Medicine (Baltimore) 的一篇系统综述与统合分析研究。研究目的为评估浮针(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FSN)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共纳入10 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涵盖 696 名患者。主要结果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Total Effective Rate )、痊愈率(Cure Rate)、疼痛改善(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VAS)、以及颈部功能障碍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 ,NDI)。结果显示,浮针在临床有效率、痊愈率及疼痛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在功能改善上有一定效果。作者认为浮针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研究品质及随访时间有限,需更多高品质 RCT 验证。

研究方法
/ MYOLOGY
作者检索多个中英文资料库,包括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万方(Wanfang)、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 、维普(VIP Database),收录截至 2024 年 12 月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
对象:诊断为颈型颈椎病患者;
干预措施:实验组使用 FSN(单用或合并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了 FSN 疗法以外的其他疗法;
结果指标:临床有效率、痊愈率、VAS、NDI。
排除标准:非RCT、资料不完整、介入方案不合理(实验组未采用FSN疗法或对照组治疗方法混合的研究)
数据分析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体,采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比值比(OR)或均数差(MD),并评估异质性(I² 指标)。
结果
/ MYOLOGY
浮针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有效率的比较
纳入研究:6 篇 RCT,456 名患者。
合并效应量:OR = 5.45(95% CI 2.75–10.81),Z = 4.85,p < 0.00001。
解读:FSN 组临床有效率约为对照组的 5 倍。
临床意义:显示 FSN 能快速改善症状,提升临床缓解率。

浮针组与对照组在痊愈率的比较
纳入研究:6 篇 RCT,456 名患者。
合并效应量:OR = 2.25(95% CI 1.51–3.34),p < 0.00001。
解读:FSN 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临床意义:提示 FSN 不仅能改善症状,还有更高比例达到临床痊愈。

浮针组与对照组在VAS疼痛改善的比较
纳入研究:10 篇 RCT,696 名患者。
合并效应量:MD = −1.21(95% CI −1.30 至 −1.12),p < 0.00001。
解读:FSN 组疼痛分数平均降低1.21分。
临床意义:平均改善 1.21 分,接近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约1–2分),在统计上显著。

浮针组与对照组在NDI功能改善的比较
纳入研究:4 篇 RCT,260 名患者。
合并效应量:MD = −1.33(95% CI −1.92 至 −0.75),p < 0.00001。
解读:FSN 组NDI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临床意义:尽管统计学差异显著,但幅度未达临床公认的 MCID(约 5 分),显示改善有限。

讨论
/ MYOLOGY
本系统综述与整合分析显示,浮针(FSN)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在临床有效率、痊愈率以及疼痛改善方面具有优势。这一结果与既往临床观察研究相符,提示 FSN 在缓解颈部疼痛、改善功能方面可能具有独特效果。
然而,本研究亦存在若干限制:首先,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体方法学质量有限,部分研究在随机化方法与盲法执行上报告不完整;其次,所有研究均来自单一国家,可能存在地区性偏倚;此外,多数试验的随访时间较短,缺乏长期疗效的观察。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
/ MYOLOGY
综合现有证据,FSN 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可减轻颈部疼痛并改善临床症状。然而,受限于研究数量与质量,目前结论仍需谨慎解读。未来应设计更多高品质、随机化、标准化疗效评估指标、长期随访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浮针的疗效与安全性。
陈志昇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 常务理事
台湾浮针医学会 会员
中华针灸医学会 监事
(台湾)中医诊断学会 理事
(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主任
(台湾)亚洲大学食品营养与保健生技学系 副教授
周立伟 浮针Ⅳ段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台湾浮针医学会理事长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物理治疗学系暨复健科学
硕士班教授暨主任
(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暨复健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