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25-86806406
科研成果

浮针治疗顽固性打嗝(呃逆)之病例报告

浏览量:29时间:2025-09-07来源:本站

最近的一份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顽固性打嗝(呃逆)的患者(打嗝每分钟发生 30-40 次),尽管进行了标准治疗,但打嗝仍然持续存在。患者在接受过敏性咳嗽治疗后出现了严重的打嗝,尝试了多种常规疗法,包括药物和传统针灸,但症状没有缓解。持续的打嗝严重扰乱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1.png

病例报告中指出:由于标准治疗失败,作者尝试使用浮针(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FSN) 疗法。浮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形式,针对患肌进行治疗。在这个案例中,作者在几块肌肉中发现了患肌: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腰大肌(Psoas Major m.)、竖脊肌(Erector Spinae m.)和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m.)。选择这些患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异常张力会导致持续的打嗝。

浮针疗法的流程包括将浮针插入皮肤下方,针尖指向紧绷的肌肉(也就是患肌)。一旦就位,针头以扇形动作扫动(也就是浮针疗法中的扫散),每次扫动两分钟。该技术旨在通过降低激痛点的活化程度来放松肌肉并减少异常紧张。治疗分七次进行。

WPS拼图0.png

浮针治疗后,患者的打嗝频率急剧下降,这是通过标准化打嗝评估工具(Hiccup Assessment Instrument,HAI)测量的。七次疗程结束时,问题已经完全解决。患者在一个月的随访中仍然没有打嗝,这表明浮针干预措施带来了持久的益处。

4.png

在这份病例中,浮针对治疗顽固性呃逆(打嗝)有效,其原因在于它能够精准针对患肌(即所谓的内含肌筋膜激痛点的紧绷肌肉)。这些患肌可能导致异常的肌肉张力,并干扰与呃逆反射相关的神经讯号传导(打嗝反射弧,Hiccup reflex arc)。通过在这些肌肉附近皮下插入浮针,并进行扫散及再灌注活动,帮助松解紧张的肌肉并调节结缔组织,进而减少呃逆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这种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操作,并且在药物治疗及传统针灸均未见效的情况下仍获成功,显示浮针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替代疗法,能够直接针对潜在的肌肉与筋膜功能障碍来改善持续性呃逆。 然而,作者强调,这是一份单一病例报告,需要更严格的研究来证实浮针对更大患者群体持续性打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文下载】http://dx.doi.org/10.1097/MD.0000000000043535

【文献引用】Dou LY, Cui HF, Chou LW.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for intractable hiccups: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25 Aug 1;104(31):e43535.

作者简介

余谆玜

台湾浮针医学会会员

瑞士David G. Simons Academy, DGSA®二星干针医师

 周立伟  浮针Ⅳ段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台湾浮针医学会理事长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物理治疗学系暨复健科学

硕士班教授暨主任

(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暨复健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