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25-86806406
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动态>动态

2024年12月23日学术交流纪要:英国利物浦大学王国桢教授访问肌肉学实验室

浏览量:31时间:2025-01-21来源:本站


2024年12月23日学术交流纪要:英国利物浦大学王国桢教授访问肌肉学实验室

     

合影.jpg

从左到右依次为:汤小荣老师、王琳主任、孙健副院长、许能贵教授、王国桢教授、杨忠华副院长、姚露露研究员

来访背景

       2024年12月23日,英国利物浦大学王国桢教授受邀访问肌肉学实验室。王教授是欧洲浮针领域的先驱学者,自2015年系统学习浮针疗法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浮针医学的国际化发展与科学机制研究。作为欧洲浮针之家核心成员,他于2018年5月17日通过《浮针三一谈:浮针疗法机制与生物医学原理探讨》专题讲座(发布于欧洲浮针之家公众号),将浮针作用机制与生物医学理论深度关联,对浮针肌肉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交流内容

1. 实验室参观与研究方向探讨

王教授对肌肉学实验室的落成表示高度赞赏,并对当前研究方向提出三大前瞻性建议:

  • 免疫-神经-肌肉系统交互机制:重点关注树突状细胞在肌肉炎症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

  • 神经末梢感受器激活机制:探索浮针刺激对感觉神经末梢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调控效应;

  • 跨肌群信号整合网络:解析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间的信号协同机制,尤其是钙离子信号与代谢通路的动态关联。

2. 科研精神与学科建设

王教授强调,肌肉学研究面临“从0到1”的理论突破挑战,但需以三大信念为支撑:

  • 理论自信:立足浮针临床疗效,构建特色肌肉学框架;

  • 技术自信:融合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手段;

  • 文化自信:推动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

    他勉励研究者“以浮针梦为帆,以实证研究为桨”,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学科发展新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王国桢教授简介

        王国桢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委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获得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工作32年。近20年主要从事重症,特别是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聚焦于严重组织细胞损伤后,机体释放组蛋白并激活粒细胞形成NETS所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心肌损伤。担任FrontiersinImmunology杂志的编辑,Cell,CCM,Blood,BJH,BBA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知名杂志审稿人。在国内外顶级期刊杂志,包括Blood(IF25.7),AJRCCM(IF30.53),JAMA(IF 120.7)等发表论文多篇。同时也是中药和针灸师,对于浮针有独到的见解和喜爱。是英国中医药针灸学会(ATCM)的资深会员。

王教授简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