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肌肉学专委会在在重庆成立
杏林春满启新章,中西融通再扬帆!2025年03月21日,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领域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肌肉学专业委员会选举会议圆满落幕,标志着全国第二个肌肉学学术组织应运而生!
会议由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主办,汇聚川渝多位三甲医院骨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科等领域权威专家,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首届委员会。
2025年3月21日17:00---18:00,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领导下,肌肉学专委会进行了选举大会,肌肉学首倡人符仲华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骨发育再生医学领军者涂小林教授任学术顾问,王群波当选主任委员,马坤龙等7人当选副主任委员,栾富均等16位当选常务委员,110人当选专委会委员。
肌肉学是2023年由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首次倡导提出的的一门崭新的学科,是研究肌肉及其相关毗邻组织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包含有肌肉生理学、肌肉生化学、肌肉病理学、肌肉治疗学、肌肉康复学等内容。肌肉学的研究和应用基于浮针临床的观察和思考,但又不囿于浮针。肌肉学的研究,可以修正很多病症的基础理论和诊断。本次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肉学专委会的成立,让喜爱肌肉学的同仁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专委会选举会议上,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浮针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群波教授教授回顾专委会三年发展历程,肯定其在技术推广、科研创新中的突出贡献,并宣读更名委员会批复,宣布“浮针医学专委会”正式更名为“肌肉学专委会”,涵盖领域扩展至肌骨疾病全链条管理。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工作人员进行选举工作办法宣读,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张亚冰全程监督,77位委员无记名投票,过程公开透明。
新任常委涵盖骨科、运动医学、浮针技术等多领域专家,凸显学科交叉优势。专委会的成立不仅是学术组织的扩容,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落子,未来或将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肌肉学发展的“重庆样板”。
肌肉学专委会成立体现在“破”与“立”:“破”,指打破学科壁垒(如骨科与康复科割裂)、地域限制(川渝资源不均)、技术单一路径(纯西医或纯中医);“立”,指建立中西医协同创新平台、区域肌肉疾病防控网络、肌肉学标准化诊疗体系。
成立大会现场
换届筹备工作介绍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人员进行选举办法宣读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秘书长张亚冰主持肌肉学专委会选举大会
肌肉学专委会授牌仪式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秘书长张亚冰给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名誉主任委员符仲华教授发言
选举会议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