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25-86806406
健康科普

肌肉的分类

浏览量:62时间:2025-02-07来源:本站

肌肉是人体运动、维持姿势和内脏功能的重要组织,如果把所有肌肉当成整体,看作是一个器官,它应该是表面积和体积最大的器官,虽然皮肤覆盖全身,约占体重16%,经常被认为是最大的器官!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肌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结构和功能分类

这是最基础的分类方式,将肌肉分为三种类型:

1. 骨骼肌(横纹肌)

结构:附着在骨骼上,由长圆柱形多核细胞组成,显微镜下可见明暗相间的横纹。

功能:受意识控制(随意肌),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特点: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易疲劳(如肱二头肌、股四头肌)。

2.心肌(心脏肌)

结构:仅存在于心脏,细胞呈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也有横纹。

功能:自主节律性收缩(不随意肌),推动血液循环。

特点:耐疲劳、收缩有节奏,受自主神经和激素调节。

3.平滑肌

结构:分布于内脏器官(如胃、肠、血管、膀胱等),细胞呈梭形、无横纹。

功能:不受意识控制(不随意肌),负责内脏运动和血管收缩。

特点: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如肠道蠕动、血管舒张)。

二、按控制方式分类

1.随意肌

受意识支配,如骨骼肌。

2.不随意肌

不受意识支配,如心肌和平滑肌。

三、按肌肉纤维类型分类(骨骼肌的进一步细分)

骨骼肌根据代谢特点和功能可分为:

1.慢缩肌纤维(红肌,Type I)

富含肌红蛋白和线粒体,依赖有氧代谢。

耐力强,适合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如长跑)。

2.快缩肌纤维(白肌,Type II)

依赖无氧代谢,爆发力强但易疲劳。

适合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如短跑、举重)。

四、按解剖位置分类

1.头颈部肌肉 (如咬肌、胸锁乳突肌)

2.躯干肌(如腹直肌、背阔肌)

3.四肢肌(如肱二头肌、腓肠肌)

五、按形状分类

长肌(如缝匠肌)、短肌(如手部肌肉)、阔肌(如腹横肌)、轮匝肌(如眼轮匝肌)等。

不同肌肉的协作保障了人体运动、循环、消化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